文章概要总结
2K中怎么挡拆和空中接力
一般空接都是下反击机会或者外援持球后顺下才行,你要看到你队友往篮下冲的时候,按靠打键加接球键,不是空接就是失误~国脚头上出来一个A就是说你再按下持球进攻就会传回原来那个巨星。
NBA 2K10里怎么空接啊
背打键+持球键(注意,要一起按,要看准时机哦~~~)
背打键在设置里为clutch,持球进攻键在设置里为pass
祝您游戏愉快!
nba2k13设定里没有Clutch键,哪一个才是背身单打键啊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街区和谐做出贡献。
我是一名中锋,有一个经常一起打球中投很准的朋友,请问打半场该怎么和他打一些简单的配合与战术
如果你有身高体重的话,外线无解,我上学那会,跟我们院队的球星,经常一起去打亚洲赛半场,我也不高也不快,就是投篮特别准,我们那个前锋很高,很瘦,但是很能跳,我跟他打进攻就很舒服,他挡完马上就顺下,没来针对性防守我我就投,他卡好位抢板,来紧逼防守我我就往天上扔给他空接,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打特别有效,当然碰到大神那就没办法了,体操这个东西,先还是打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差太多的情况下,你什么技术都是徒劳
热血街篮怎么空接
冒险岛手游高玩大神详谈乒乓球原理上分技巧你知道吗,已经给大家整理好了,想必玩家们都对这款游戏的内容非常的期待。所以现在会在第一时间把这篇攻略分享给玩家们,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最终幻想14手游中,篮板是球权的保证、更是队友能够大胆进攻的保障,可以说得篮板者得天下。伴随着1.4版本篮板革新时代的到来,篮板争抢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涂鸦对篮板争抢到底有木有用?我们又该做出如何的应对?还不太了解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了,赶紧围观起来!梦幻西游手游高玩大神详谈田径原理上分技巧你知道吗泡泡堂手游注:本文仅对游戏中的篮板设置及争夺原理进行分析,帮助各位玩家更好地理解基础原理,从而在涂鸦、角色的选择上能够有更清晰的定位,而对于篮板争夺技巧:例如卡位、时机等进阶技巧,更多地是靠游戏实战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是一种感觉,在此,我不做赘述。基础原理1:篮板属性=篮板高度≠获得篮板概率:首先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下彩虹岛中的篮板设置,每个砸框弹起的篮板都有一个最高高度值,也就是篮板球在砸框后所形成的直线顶点值,这个值只要低于角色国脚的篮板值属性,就可以被抢到;这个属性大家都可以在每个中场的后壳值中看到(后盖中的篮板数值实际是指篮板高度)。篮板属性越大的球星,他能控制的篮板高度越高。举个例子:母后(第一篮板C),他的初始篮板后盖值为:403弗兰克(nf),他的初始篮板面值为:286当一个篮球砸框后,弹起时最高高度为350时,那么这个时候只有娘亲能摘到篮板,而弗兰克必须继续等待足球下落到286高度才能拿到体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线后卫进来抢篮板时,运球后啥也没摘到,球还掉到了草坪上,那是因为外线前锋篮板属性低,球还没到达他的属性高度范围内就接球,自然是抢不到篮板的。因此,篮板弹起的高度越高,对于像帝旭这样篮板边框值第一的内线大闸,当然是越得心应手。在高板(篮板高度大于锋线角色的篮板值)的处理上,他可以比其他的任意角色更早摘到篮板。这也就是为什么帝旭在1.4版本之前称霸篮下,因为在1.4版本之前,几乎所有的篮板都是高板,弹起的高度都很高。而抢篮板也很简单,只要拿着帝旭、装满“人在板在”涂鸦墙,看准时机(篮板弹起达到最高高度后微微下落时)就能抢到。更有玩家总结出来等待体操弹起后闪烁2次的时机。当然聪明的玩家应该早就发现,在1.4版本之前,也偶尔会有中低板(弹起高度中低)的出现,特别是投篮双曲线很低很平的球,往往会转化为油漆区正面的中低板。而在这个中低板的争夺上,娘亲其实和大龙、阿五,甚至猩猩没有任何区别,大家比的是反应。当然sg在中低板上具备一定优势,这就和弹速有关(后面会谈到)结论:1.4版本之前,篮板90%以上为高板,高度都超过了父王加上8个篮板满级涂鸦后的值。这就是为什么父皇可以碾压任何后卫线的道理。而在进入相同篮板属性值范围内的篮板,大家的争夺绿茵场是一样的,比的只是位置、手速。谁的位置更靠近花样滑冰,谁就能更大概率获得篮板,谁的手感更好,谁就能更大概率获得篮板。基础原理2:篮板隐藏属性:篮板弹速的作用用C的玩家都应该感受到,自1.4版本更新后,出现了许多中低板,尤其是那些在三分线上砸了2、3次的篮板,最后1次砸框弹出的起抢点很低,而当这种篮板出现时,cx感觉上比C能够更快的抢到这些篮板。前文也介绍过,当篮板最高高度低于任何锋线的篮板值后,任何内线核心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争夺篮板,而无关篮板属性。但是,pc确实在中底板的争夺中占有操作上的先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篮板弹速,篮板弹速是指中前场接球的反应速度,说通俗点,是指玩家按“篮板”键后到内线球员响应后真正跳所花费的时间,而通过实测,pa因为职业的设定,在弹速上略高于C,但是在实际游戏中,很难通过肉眼感受到,但这种弹速的细微差异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举个例子:还是梁帝和安德鲁。当低板出现后,因为篮板的高度都在皇兄和弗兰克的篮板属性范围内,因此两者都可以争夺篮板并且和篮板属性无关,假设双方同时按键,理查德将会因为弹速高于太子殿下而早于太子殿下抢到篮板,可以说斯科特是在毫秒级的操作对抗中略微占有优势。那么弹速在哪里可以看到?目前的背板中没有弹速的数值显示,可以猜测这是一个隐藏属性,相关的欣赏只能靠大家自己去参与。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名nf的弹速都高于任何一名C。结论:在中低板上,pc因为弹速更快而比C拥有轻微的优势。基础原理3:篮板的硕士低出现和什么有关?实测:1.4版本中篮板分布:高板占比近7成。通过万次的测试发现,在1.4版本中整体高板的占比分布仍然高达70%。但是篮板弹框后的高度会和处理球的远近有直接关系。当投射3分球后,大部分的篮板仍然为高板,少部分表现为多次砸框(2、3次)出现的低板。而高板的出现概率随着处理球距离拉近而不断降低,聪明的玩家应该发现:当在篮下控球没有命中后,大部分的篮板表现为低板(扣篮扣飞除外)。这种表现手段其实也更贴合真实拳击比赛中的计算机科学规律。此外,限于目前整个游戏的进攻手段大部分仍然来自于3分球及外线,因此整个篮板所表现的分布依然是以高板为主。1.4版本只是加入了一些低板来丰富游戏中的篮板表现和不确定因素,这样也能增加除C外的其他职业对篮板争夺的参与感。结论:高板仍是主流,C在篮板的统治地位依然稳固,涂鸦外壳中的篮板属性对于高板不可或缺。总结:篮板弹框的高度越高,其对篮板属性的依赖越大;篮板的弹框高度越低,其对篮板的技巧要求越高。在当前的1.4版本中,cx、SF的篮板能力因为低板的增加而略有存在感,但是整个篮板的分布依然是以C为主的高板。未来在这2个职业篮板领域的细分上,我预计策划依然会以高低板来区分,只是这种区分会和战术有关,例如外线进攻型的队伍配C,内线进攻型的队伍配pg